要问现代人最不能离开啥,那必定是手机无疑了。
早晨醒来第一眼看的是它,睡前最后一眼看的还是它。如果有一小时看不到手机,就浑身都不太对劲......说的是不是你?
然而,长时间沉迷手机无法自拔,尤其晚上经常玩手机,眼睛可能得“遭殃”~
01
女子夜间看手机,一觉醒来右眼模糊
白女士今年32岁,在银行结算中心上班,白天少不了要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工作。晚上睡觉前,她为了放松,也总会在黑暗中追剧或网购。
结果,有一天早上起床,白女士突然发现右眼看东西变得十分模糊,于是赶紧去医院检查。
经医生诊断,白女士的右眼由于高强度用眼而导致黄斑出血,尽管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,但已留下后遗症,很难恢复到原本的视力水平。
在这里,悟太医必须给大家提个醒:睡前玩手机,舒服是舒服,但以视力受损为代价,实在得不偿失!
实际上,黑暗中玩手机,危害还远远不仅如此。
02
关灯玩手机,眼睛有多受伤?
1、干眼症
很多人看手机看太久了,会感到眼睛干涩。
因为当眼睛专注盯着手机时,眨眼频率会减少,眼球表面泪液蒸发更快,就会导致眼干。
而关灯看手机,光线特别昏暗,眼睛为了看清屏幕,距离手机会更近,受到亮光的刺激也会更大,进一步会影响泪液分泌,引起眼睛干涩、红肿疼痛。
时间一长,还可能造成角膜上皮脱落,诱发干眼症。
2、青光眼
黑暗状态下玩手机,瞳孔会变大,虹膜会向周边移动,久而久之可能导致眼部角房(泪液流出通道)变窄甚至关闭,致使眼内压力增高。
尤其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(有青光眼家族史、高度近视及高血压的人)来说,关灯玩手机更容易发生闭角型青光眼。
3、黄斑病变
黄斑区是眼睛视力最为敏锐的地方,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强光影响。
如果眼睛受强光直射超过半小时,就有可能损伤黄斑区,轻则引起视觉疲劳,重则造成黄斑退化,增加致盲的几率。
03
用手机3个疑问,一次讲清
为了“抢救”一下过度使用的双眼,想必不少人尝试过护眼妙招~那么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?
1、手机壁纸换成绿色,能护眼吗?
部分人会把自己手机、电脑屏幕上的壁纸换成绿色,认为绿色能够护眼。
然而,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。
我们看远处的花草树木时眼睛感到舒适,主要是因为长时间注视近处,眼球睫状肌会处于持续收缩状态。
而远眺可以缓解它的紧张状态,与看什么颜色、什么物体其实没有太大关系。
2、护眼模式有用吗?
手机上的“护眼模式”,是通过软件增加屏幕黄色调,使屏幕变“黄”,从而减少屏幕蓝光对眼睛的刺激。
但是,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彻底屏蔽手机屏幕的蓝光,软件只能屏蔽小部分,所以护眼模式作用不大。
3、给手机贴蓝光膜,靠谱吗?
很多手机贴膜产商宣称:“防蓝光”手机膜能够滤掉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,保护视网膜,减轻眼睛疲劳。
但实际上,这很可能是商家的营销噱头,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相关产品标准,防蓝光手机膜并不能确定是否有效。
04
学会这4招,把手机伤害降到最低
总是机不离手的人,平日不妨做好下面几件事,帮助降低手机对眼睛的伤害——
1、别关灯玩手机
晚上躲在被窝里玩手机,切记不要关灯,可使用亮度较低的照明灯;同时,建议将手机亮度调低到柔和不刺眼的程度,并设置合适的字体大小。
此外,玩手机时,建议把手机屏幕向下倾斜45°左右,尽量别正对眼睛。
因为光和辐射都是直射,这样直接正对眼睛,对眼睛伤害更大。
2、别侧躺着玩手机
侧躺着玩手机,枕头会压迫眼睛,容易造成眼睛供血不足,出现膨胀感,短时间内还有影像重叠的情况。
而俯卧玩手机,则会易阻碍手肘、脑部的血液循环,颈椎以上可能形成惰性缺血,所以也不推荐。
相对较好的方式是仰卧,可用被子垫在手肘下面看手机,对健康影响最小。
3、睡前别长时间玩手机
睡前半小时就别再玩手机了,否则不仅会抑制褪黑激素水平,也会使脑神经细胞产生兴奋,导致入睡困难。
白天连续使用手机半小时后,最好闭目休息或远眺一会,帮助放松眼睛。
4、别边充电边玩
一边充电一边玩,是不少年轻人的常规操作了。
然而,边充电边玩手机,会延长手机充电的时间,还可能造成手机温度升高,增加爆炸的风险。